当前页面:港口设备网- 行业资讯- 抓斗卸船机自动化研究

抓斗卸船机自动化研究

时间:2021-03-15 性质:原创作者:admin来源:admin
免责声明:港口设备网(www.gksb1688.com)尊重合法版权,反对侵权盗版。(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,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。文章内容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如有需要删除,敬请来电商榷!)

 

无锡港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

张  华

随着港口装卸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发展,散料抓斗卸船机(以下简称卸船机)从最初司机手动卸船,发展到后来的半自动卸船,再到今天的全自动卸船,自动化卸船功能的不断完善,为散料码头提高运行效率提供了安全保障。

当前,国家大力倡导2025中国智造,在散料装卸领域,散料堆场自动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。相比而言,卸船机自动化方面相对滞后,因此卸船机在智能化、无人化技术方面需要有所突破,才能使整个散料装卸系统自动化得到进一步的完善。

卸船机自动化技术,重点在于抓斗从船舱抓取物料到料斗卸料,再回到船舱这个卸船过程的自动化。本文就对的这个过程自动化的现状进行研究,为今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。

卸船机自动化技术发展,需要考虑三个方面:安全、效率和操作模式。只有在保障安全前提下,高效率的卸船操作模式,才能在用户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。

  • 卸船机作业安全,有以下几个方面:
  • 防碰撞保护:抓斗与船舱、接料板、料斗

自动化系统需要具备在取得卸船机结构,船舱位置数据后,设定防碰撞保护区域,如图:

 

           

 

  • 抓斗摆动控制:

卸船机抓斗摆动控制是卸船机自动化作业中关键的技术,在小车行进过程中,小车以特定的加减速方式,抓斗运行过程中不产生摆动,从而使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抓斗在运行路径中的每一个位置,抓斗按照系统预定的轨迹准确运行,并实时进行监控。

而在飞行卸料的模式下,系统是利用抓斗的摆动实现飞行卸料,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。

  • 防止洒料:

为防止洒料,需要自动化系统在动态过程中精确控制起升和开闭机构的力矩分配,以及抓斗运行的轨迹和开斗的位置。并且具有力矩记忆功能,保证重载抓斗在空中启动时不产生抓斗向下溜的现象。

  • 过载保护:

系统对抓斗抓取量控制,针对不同抓斗、不同物料保证最大抓取量并且不产生过载。抓斗过载时,只能下降;料斗过载时,抓斗不能打开。

  • 卸船效率:
  • 实现抓斗从船舱抓取物料到料斗卸料,再回到船舱这个卸船过程的自动化,提高卸船效率。
  • 针对不同抓斗、不同的物料,灵活调整抓取量,保证每一次抓取量最大并且不产生过载。
  • 抓斗满载上升以额定速度运行,空斗下降时以机械允许的最大速度运行,通常这个速度是起升额定速度的1.31.5倍。
  • 在卸船过程中,小车和起升机构同时运行,抓斗以抛物线的路径运动,缩短循环时间。如图:

  • 在卸非粘性物料时,采用飞行卸料的方式,缩短小车行走距离,从而缩短卸船循环时间,提高卸船效率。如上图。
  • 卸船操作模式:

一般卸船机有手动、半自动、半自动+、全自动、全自动(3D扫描)和远程等多种操作模式。

  •  手动操作:

手动操作的效率和安全完全取决于司机操作,司机在作业时,需要完成抓取、提升、行走、开斗等一系列动作,并且需要时刻掌控抓斗运行路径和开斗时机,确保在卸船过程中不产生碰撞、洒料等安全问题,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。并且随着作业时间延长,司机的注意力、效率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。

对于新司机,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和实践,达到熟练程度。

同时,手动操作容易产生对设备的冲击载荷,对设备产生损害,缩短有效寿命。

  • 半自动操作:

    半自动操作实现了抓斗从船舱到料斗之间来回运动的自动控制,优化了卸船作业抓斗运行轨迹,缩短卸船循环时间。

司机主要精力集中在船舱一侧操作,劳动强度有所下降。

但是,在半自动操作时,抓取点调整、松绳、抓取、提升等动作仍然需要由司机手动完成,会影响整个卸船过程动作的连贯性,因此,目前技能熟练的司机大多还是会采用手动模式卸船。另外司机需要预先设定好船舱位置,这种设定好的船舱位置不能及时反映船舱位置的变化,在一定时间卸船作业后,需要司机在系统提醒下重新设定。另外,司机若不能及时准确地调整抓取位置,会影响卸船的效率。

  • 半自动+操作

半自动+操作与半自动操作最大的区别是在该操作模式下,司机只需调整抓斗的抓取点,其余动作如抓取、提升、行走、开斗及返回抓点等均由系统自动完成。司机注意力主要关注船舱内物料情况,利用联动台上微动手柄,结合司机室内监控系统,对抓取点进行调整(下图船舱中方形光标是抓取点位置)。

半自动+操作完全解放了司机的双手,无需主机构手柄操作,极大降低司机的劳动强度,并且消除手动操作带来的机械冲击。

      司机室监控系统

  • 全自动操作

全自动操作是在半自动+的基础上,由系统自动以步进的方式调整抓取点的操作模式,司机无需操作微动手柄。实际作业过程中,半自动+和全自动操作模式可以随意切换,给操作带来很大的灵活性。

另外,半自动+和全自动模式可以结合视频监控,即在司机室加装视频显示,司机可以通过视频监视船舱内物料变化来调整抓取点,改变司机长期低头操作模式,有效防止职业病的发生。

目前,半自动+和全自动操作模式循环时间已经能够达到熟练司机的操作水平。

  • 全自动(3D扫描)操作

全自动(3D扫描)操作利用3D激光雷达,获得船舱高度、舱口位置,自动设定防撞保护和作业区域,并实时更新。同时,对舱内物料进行扫描,获得物料3D地形图。系统根据实时物料地形图,按设定的卸船策略,自动调整抓取点进行连续卸船作业。该操作模式,可以涵盖大车方向的自动操作,实现对整个船舱全自动作业。


 

半自动、半自动+、全自动、全自动(3D扫描)操作具有每个循环作业重复性好,可以降低司机劳动强度,减少新司机培训时间,提升卸船作业安全,减小和消除对设备冲击等优点。另外,全自动操作是卸船机远程操作的基本条件。

 

当前,全自动操作推广还需要解决几个问题:

  •    解除用户对全自动操作模式的安全顾虑:全自动卸船操作由于防撞等安全保护均由系统自动实现,安全性要比司机手动操作保护更加全面和有效,能够消除人为判断失误产生的不安全因素。
  •    解决特殊模式下卸船流程的安全保障问题,如船舱周围物流抓取,清舱作业等等,需要在实践中寻求实施方案并不断加以完善。
  •    激光雷达成套设备的投资成本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自动化的推广。但随着其它工业无人化发展,比如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,将极大降低扫描设备的投入成本,使得自动化技术在硬件投资投入大的问题得到解决。
  • 远程操作

远程操作简单说是卸船机具备全自动卸船功能后,把卸船机司机室功能转移到地面中控室内,司机的主要工作是对卸船机作业过程进行监控,在必要时进行人工干预和特殊模式下的远程操作。

远程操作模式下,司机可以同时监控多台卸船机作业,将大大减少作业人员配置。

    远程操作系统配置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远程操作台

卸船机远程操作模式,以全新的"自动船舱检测"功能,采用激光雷达对船舱进行扫描,自动识别船舱的边缘位置,并动态监视其变化,确保抓斗与船舱不会碰撞,同时按照特定的卸船模式,自动在扫描出的物料轮廓上选择最佳的抓取点,结合卸船机全自动操作模式的"自动抓斗控制""抓斗摆动控制"和、"路径优化控制"功能和大车方向的防撞等安全保护功能,以及必要的视频监控,使司机操作更简单,作业环境和劳动强度得到极大改善,作业过程更加安全,一定时间内的连续作业的循环次数明显增加,设备运行更加平稳,有效地提高卸船机作业效率和安全性能。

卸船机远程作业模式符合当今及时发展潮流,随着不断实践的尝试,必将代替现有的操作模式,进一步提升散料装卸的自动化水平。

 

 

分享到:QQ微信微博
热门推荐